(通讯员 田少卿)由国防科技创新快速响应小组协办,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主办的第一届海量光学遥感卫星数据智能处理算法大赛决赛于2019年12月7至8日在深圳举行。在主题为“遥感数据目标智能检测识别”赛道的激烈角逐中,由公司刘凯教授指导、5名研究生组成的“Long March-Team”团队,从全国50多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第一名优异成绩,并荣获特等奖。
在2019年8月3日至5日举办的初赛中,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航天科技集团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控制与电子技术研究所、北京理工雷科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高校研究所和企业的50多支参赛队伍经过线上激烈竞争后,最终12支队伍进入决赛。
初赛根据主办方提供的光学遥感卫星影像中6类目标进行识别,团队有针对性地设计并优化网络模型,以第三名成绩晋级决赛。进入决赛后,主办方要求模型必须在国产云端智能芯片寒武纪上运行。团队成员迅速进行技术攻关,将原有模型移植到寒武纪平台上,并对模型并行进行了优化,以适应国产加速平台多线程软件体系架构。
在12月7日至8日举办的决赛中,主办方分别从召回率、精确率和运行时间三个方面来评价模型。在首日比赛中,“Long March-Team”团队以36秒(领先第二名106秒)的绝对优势完成全部数据检测。第二日,进一步优化模型大幅提升目标检测精确率,最终夺得决赛第一名。
在12月14日颁奖典礼上,大赛组委会邀请曹喜滨院士和国防科技创新快速响应小组领导专家从算法原理、技术方案和应用前景等各个角度进行了点评,高度评价了团队的创新性思路,肯定了工程实践优化能力,并为算法落地应用时注意问题以及改进思路指明了方向。
赛事简介:第一届海量光学遥感数据智能处理算法大赛旨在为海量光学遥感数据的在轨应用征集优秀算法,推动海量光学遥感卫星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瞄准在轨应用,推动该技术领域的创新发展,为实现海量遥感数据处理与应用能力的大幅提升提供支撑。此次竞赛的两个主题分别是“遥感数据目标智能检测识别”和“海量遥感数据自主开发”,组织方提供了标准规范的调试数据和测试数据,制定了定量化算法测试评估标准,并在最终决赛阶段提供专业算法测试评估环境,以确保大赛公平公正。大赛将对每个科目前10名的参赛队伍进行项目形式奖励,其中第一科目的奖励为:第1名50万元,第2~3名30万元,第4~6名20万元,第7~10名10万元。
团队介绍:
参赛成员:张亚杰、田少卿、陈凯、赵鹏、陶柏杨
指导教师:刘凯
相关链接: